返回 小月阿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第二十章:嬴政大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https://m.wxgba.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章  我对历史的兴趣]

    第20节  第二十章:嬴政大帝

    赢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在八十年代成为大黄金时代的高峰。

    我们叙述赢政大帝为中国作了些什么事时,必须了解一点,他的每一项措施,无论后世的人高兴与不高兴,赞美或诅咒,却几乎件件都影响中国历史至少两千年之久。

    他先从一件小事情上开始,那就是他不再称为国王,而改称皇帝。这是“皇”、“帝”二字第一次结合为一个专有名词,从此它的地位比国王高一等,代表国家最高元首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赢政大帝又规定,皇帝的命令称为诏书,皇帝并用一种特别的字作为自己的代名词,即不再称“我”而改称“朕”。并废除周王朝最得意的溢法制度,皇帝的区别以简单明了的数字作标准,如赢政大帝自己称秦王朝的创始皇帝,他的后裔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万世皇帝”。不过中国民间却把赢政大帝的称号简化,一致称他为“秦始皇”。

    ——周王朝有两种专属于贵族阶级的文字游戏,第一种是避讳制度,依儒书的规定,地位高贵的人的名字,神圣不可侵犯。地位低微的人必须提心吊胆的不去触及它,即令同音的字也不允许在文字上出现,有时候更不准出口,否则便是“犯讳”,凡是“犯讳”的人,轻者要受处罚,重者可能处斩。赢政大帝所以没有明令取消这个制度,大概它在本世纪(前三)还没有造成特别灾害的缘故。第二种就是溢法制度,依儒书的规定,一个尊贵的贵族死后(不够尊贵的贵族,如官职稍小和普通平民,都没有资格),他的儿子或部下,即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特征,给他一个恰如其分的绰号,如周王朝第一任国王姬发,被称为“武王”,即武功盖世之王。如第十二任国王姬宫涅,被称为“幽王”,即黑暗不明之王。周王朝认为谥法制度是礼教的一部分,一个人为了顾虑死后的恶劣绰号,会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个构想太天真了,它没有想到,满身罪恶的死者,如果权势仍然存在,便没有人敢提出恰当的形容词,而摇尾系统还会把字典上所有的高贵字句,全部堆到他头上。秦王朝灭亡后,儒家当权,谥法恢复,遂成为一个小丑表功制度。我们举一个例子作为明,十七世纪明王朝那位吸毒的断头政治皇帝朱诩钧,他的绰号是:“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二十世纪那位把清王朝搞垮了的老太婆那拉兰儿,她的绰号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仁献崇熙显皇后”,这种必须喘一口气才读得完的头衔,使人倒尽胃口。

    废除谥法制度只是一件小事,但它显示一种动向。赢政大帝跟他的政府已完全摆脱儒书里那些同王朝的重要传统,眼前展开的是一个自由自主的新的天地。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疆域开始轰轰烈烈的向外扩张。周王朝只限于黄河中游,战国时代七个强大的王国各自开疆拓土,几乎每一个王国都膨胀到有周王朝那么庞大。赢政大帝完成统一的工作后,疆域已包括了黄河、长江,以及桑干河三大流域的大部分,这已是够大的帝国了,然而有一个新兴的威胁使他不能安枕,就是北方沙漠上,强大的匈奴民族,悄悄崛起。当秦王国刚刚扫平六国,收兵回营的时候,匈奴那个毛茸茸的阴影,忽然笼罩下来。匈奴最南的边界,在被称为“河南地”的河套北部,距秦王朝的中华帝国的首都咸阳,只四百公里,骑兵一天就可以抵达城下。这使赢政大帝决心把匈奴逐出河套。

    这项任务由大将蒙恬胜利的完成,秦兵团而且越过黄河,挺进到阴山山脉(高阙·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东南)。沿着固有的边界一带,战国时代各国为了抵御北方蛮族的劫掠,都建有属于自己的边防长城,现在,蒙恬为了阻止匈奴的反攻复仇和南下侵略,他发动军队和民众,把它衔接起来。这个在当时长达两千余公里而被称为“万里”的长城,东端起自辽东半岛辽东郡(辽宁辽阳、的东南,西端到临挑城(甘肃氓县),使本来分为三段的长城:燕王国长城,赵王国长城,秦王国长城,联而为一。这对匈奴以及后来代之而起的其他北方蛮族,是一个阻挡力量,他们必须承受重大的死伤损失之后,才能攻破长城,进入中国本土。

    在南方,有两块广袤的蛮荒土地,等待开发,那就是“闽中地”和“陆梁地”。闽中地即现在的福建省跟浙江省南部。陆梁地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和湖南、江西两省的南部,陆梁的意义是“陆地上的强梁”,形容土著民族的强悍善战。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促使赢政大帝决心征服这两个地方,反正是当北方的河套被并入版图后,秦兵团立即排山倒海般南下,投入这个懊热难当,到处丛山峻岭和恶雾毒虫的原始地带。

    秦兵团一面开路一面前进,完成两项伟大的工程,一是打通了大庾岭,一是开凿了灵渠运河。大庾岭属于五岭之一,它有效的把南中国分隔为二,秦兵团用双手在岭上辟出一条山道,使长江流域跟珠江流域豁然相通。灵渠运河连接长江的支流湘江跟珠江桂江,穿过野蛮部落和巨山峡谷,使南北交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船只可由帝国首都咸阳(陕西咸阳)出发,直达南方的海口番禺(广东广州)。

    闽中地散处着越王国瓦解后残存的部落,所有的酋长们都以国王自居,但他们跟秦兵团一经接触,即行投降。陆梁地的一些强悍民族的激烈抵抗,在配备现代化武器的秦兵团水陆夹攻下,也被粉碎。

    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过去从没有过。比上世纪(前四)西方的亚历山大帝国还大。而且亚历山大帝国只昙花一现,秦王朝建立的中华帝国却一直矗立不坠。帝国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包括当时中国人已知的全部世界。赢政大帝再摆脱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另一个制度——分封制度,把帝国划分为四十一个郡。郡是地方行政单位,直属中央政府,郡下再划分为若干县,县下再划分为若干乡。完全遵照公孙鞅变法时在秦国所定的制度。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像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是敲碎他们的饭碗了。

    六赢政大帝

    赢政大帝的生命是多采多姿的,充分显示他强力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他面对的是包罗万象的庞大帝国,充满陌生的人民。

    然而,大黄金时代的光芒正在普照。大黄金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一种只向前看的心理状态,人们逐渐地从周王朝那种崇古守旧的传统中脱颖而出,而以坚决的态度,发挥创造未来的倔强精神。赢政大帝正是这种主流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国最勤劳的帝王之一,不分昼夜地为他的帝国服务。

    在政府组织上,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秦政府跟周政府大大的不同,周政府不过是一个国王亲属和大部落酋长们住的大庭院,秦政府则是真正的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在皇帝之下设立宰相,宰相之下设立九卿——九位部长级官员。我们用下表明:

    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政府跟军事不结合,可避免皇帝的权力被剥夺。监察权是皇帝的耳目,它主要目的在查看官吏和人民是否效忠或是否尽职。

    九卿的官制,是秦政府的又一发明,我们在括弧中所注释的现代官称,实际上并不恰当,但不如此便无法加强印象。主要原因是,政府官员和宫廷官员,在秦王朝时还无法划分。所有官员都为皇帝做私事,也同时为国家做公事。这就跟现代若干独资经营的小店铺,与老板家庭之间,无论财务和管理,往往混合为一的情形一样。到了后来,为皇帝办私事的官员另成一个宫廷系统,九卿才成为政府系统。历代王朝中央政府的组织虽不断有变化,但九卿的官称不变,一直保持两千余年,直到二十世纪,才随着帝王制度的消灭而消灭。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问题,假设现在某一个国家,把地球上所有的其他国家都用武力征服,成立一个强有力的世界政府,它最迫切的政治措施将是什么?这正是赢政大帝在纪元前三世纪八十年代所面临的课题,他为了巩固他的帝国所从事的努力人概分为两个项目:

    其一开凿运河和建筑公路。除了灵渠运河外,秦政府又在黄河跟淮河的支流颖水之间,开凿另一条同样重要的运河,即鸿沟运河,也即现在的贾鲁河,它接连黄河跟淮河,再从淮河转入长江,航运灌溉,都有高度价值。公路从首都咸阳(陕西咸阳)出发,作辐射形状,直达各郡,北到辽东郡(辽宁辽阳),南到长沙都(湖南长沙),像蜘蛛网一样密布全国。公路宽五十步,每隔十米,即种植一棵松树或柏树,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林荫大道,构成“条条大路通咸阳”的壮观,不仅有利于武装部队的机动性,更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相异的差距日益缩小。

    其二统一文化和度量衡制度。各封国和各王国经过长期间的政治独立,犹如西方罗马帝国崩裂后的欧洲一样,每一个国家都发展成为一个文化的和经济的社会单元,互不相同。齐王国写出的字与楚王国写出的字不一样,韩王国的升斗跟燕王国的升斗不一样,赵玉国的里程也跟魏王国的里程大大的差异。各国车辆,各有宽度,也就是,车辆只能在本国行驶,一出国境,因为不能合辙的缘故,寸步难行。赢政大帝要求把这些全部划一,首先他下令采用一种新文字,也就是一种简体字,把周王朝及六个王国所使用的那些繁杂而又互相差异的字体,简化为一种“小篆”——以后更再进一步的简化为“隶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所发动,对文字所作的第一次剧烈改革,使原来十分笨重的文字,变为灵活,是中国文化最大的一项跃进。其次赢政大帝规定标准长度(度),标准容量(量)和标准重量(衡)。从此在中国境内,文字、尺寸、升斗、斤两以及车辆的轮距,完全一致。这件事奠定了中国人万世大一统思想观念的基础。

    帝国的领导人,上至赢政大帝,下至包括宰相李斯在内的高级官员,都精力充沛,具有活泼的想象力。在本世纪(前三)十年中,他们做出比七十年代统一当时世界还要多的事,也做出几乎比此后两千年大多数帝王所做的总和还要多的事。

    七焚书坑儒

    著名的赢政震撼,也发生在八十年代,他采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儒家学派的崇古思想。

    澎湃的学术思潮中的四大学派:儒、墨、道、法,发展到本世纪(前三),道家本身没有组织,从不跟人竞争。墨家也告没落,没落的原因不是它的理想不好,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它的理想太好,要求太高;以致必须有一种殉道的极端宗教感情,才可以胜任,这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的,不久就发生后继无人的枯竭现象,逐渐在人群中消失,只留下使人敬仰的学,供人研究。

    于是,实际上只有儒、法两家在对抗,两家的学者都渴望得到君主们的垂青,法家学派的方法是向君主分析利害,提出具体方案,使君主们悚然戒惧,不得不赋予权力。儒家学派是拒绝谈利害的,他们只谈仁义,只对君主歌颂功德,使君主们在非常舒服的精神状态中,任用他们担任官职。大黄金时代是法家学派当权的时代,在各国从事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儒家学派自然被排除于权力之门,不过这并不能使儒家学派灰心。

    赢政大帝在九卿之一的“奉常”(祭祀部长)之下,设立数目不定的“博士”官员(祭祀部兼管教育)。当时的博士跟现代的博士不同,当时的博士是国家最高的学术研究员,他们有优厚的薪水,地位仅次于祭祀部长,可以经常觐见皇帝,而皇帝也经常召见他们。秦政府的博士,包括各学派的门徒和学者。事实上只不过以法、儒、道三家为主,道家所以也被延揽,因为这时候道家已开始发展出来一个新的支派,这个支派跟阴阳家结合,高举着李耳、庄周的招牌,捏造出姬轩辕也是他们的祖师爷之一,从事跟道家思想风马牛不相关的两件大的行动:一是他们宣称能够用火炉炼出使人吃了可以永远不死的仙丹;一是他们宣称能够用同样方法炼出黄金。言之确凿的不死药或长生药跟炼金术,足以打动任何人的心弦。这个新的支派,在本世纪(前三)和下世纪(前二),被称为“方土”,即是一种高级巫师,以后发生的道教,渊源于此。

    赢政大帝喜欢出巡,他的足迹几乎遍于中国各地著名的山川。每次出巡,当然有一个庞大而威风凛凛的随从行列,博士也在其中。每到一处,赢政大帝一定要建立石碑作为纪念。石碑上夸耀他征服六国,统一世界的丰功伟业。这正是儒家的拿手,著名的于纪元前二一九年立在泰山顶上的颂德碑,就是儒家学派的博士跟故鲁国的儒家学派的学者(儒生)的杰作,赢政大帝十分高兴。

    于是儒家学派认为机会已到,遂进一步做了一件自信赢政大帝一定会龙心大悦的事,那就是他们建议赢政大帝分封他的儿子们到各地当国王。纪元前二一三年,博士淳于越正式上书给赢政大帝:“从前商周两个王朝,立国都近千年(按,这是文化打手式的信口开河,事实上商王朝立国只有六百六十二年,周王国连洛阳那种卖九鼎的日子包括在内,不过八百七十九年,距千年都远得很),主要原因在于分封儿子兄弟,作为枝叶。现在陛下虽富有世界,可是你的儿子们却跟平民一样,一旦发生危险,便没有人相救。凡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从没有听过。”

    ——注意最后三句话,它表现出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然而,这是对秦王朝那种眼睛只看未来的立国精神的挑战,宰相李斯反驳:“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抄袭。各自使用各自的制度,并不是故意反古,而是时代前进,不得不如此。陛下创立大业,所建立的是万世功勋,儒家学者愚陋,对此新的局面,不能领略。淳于越所的是两千年前三代时代原始社会的事,怎么能够效法?儒家学者不向时代学习,只一心一意崇拜古人,用虚伪的言语打击真实。见到新兴事物,先议论纷纷。坚持现在的制度都没有古代好,扰乱民心。”

    赢政大帝采纳李斯的意见,儒家第一次碰到政治硬汉。赢政大帝的手段是粗暴的,他下令焚毁那些使鲁国国君被强迫叩头的儒书(诗书)。超过六十天仍不焚毁的人,处以鲸刑(脸上刺字),罚做苦工。两个人以上谈论儒书的,一律处决。凡认为古代才是好的,现代都是错的——“是古非今”的人,全家斩首。但政府图书馆收藏,供博士们研究的儒书,以及其他学派的著作,跟医药、卜卦、种树的著作,不在焚毁之列。

    这是儒家学派所受到最大一次打击,但仍准许博士们研究,所以影响不大。大的影响发生于稍后的九十年代,粗野的项羽攻进咸阳后,纵火烧城,政府所保存的图书,包括儒家的以及其他学派的很多著作,才永久丧失。

    赢政大帝虽然焚毁儒书,目的只在限制崇古思想的传播,对儒家学者,仍继续保留他们的职位,而且继续鼓励他们研究。可是,焚书事件的明年(前二一二),又发生方士事件,激起赢政大帝采取流血的镇压政策。两位因法术不灵,唯恐怕被砍头的道家方士侯生、卢生,悄悄逃走。在逃走时宣传:“赢政这个人,天生凶恶,只信任他手下的官吏,博士虽然有七十余人,不过吃吃闲饭,受不到重视。他又喜欢杀人,拒绝听自己的过失。方士们的法术偶尔不能应验,就被处死。他只知道炼仙丹、求仙药。没有人会这么傻,把长生不死的丹药送给他。”赢政大帝听到后,咆哮起来:“我聘请这么多知识分子,目的在促进永久的和平。他们中间有人建议可以炼仙丹求仙药,像徐福者流,浪费了无数金钱,结果什么都得不到。而各人之间,你攻击我,我攻击你,不停地互相倾害告密。侯生、卢生,我非常尊重他们,想不到却把罪过全推到我一个人身上,用这种荒唐的话诽谤我。”于是下令把首都咸阳(陕西咸阳)所有的高级知识分子都逮捕起来,调查他们平日有没有讽刺皇帝的言论。调查结果,罪状确凿的有四百六十人,给他们的处罚是全部坑杀,像长平战役对付那些赵王国的降车一样。四百六十人中,依情势判断,应该全体都是道家的方士,但鉴于崇古也是一种罪状,恐怕不可避免的也包括了不少儒家学者。

    ——以上两项被称为“焚书坑儒”的事件,使儒家学派把赢政大帝恨入骨髓。在此后两千年儒家学派当权的漫长期间,一提起赢政大帝,就破口大骂,把字典上所有恶劣的字句像炭火一样的堆到他头上。

    赢政大帝也有他不能超越时代的愚昧行动,中国民间有句谚语:“当了皇帝想成仙。”其实人人都希望成仙,不过普通人无法把这种追求搞得惊天动地。赢政大帝握有现实世界最高的权力和光荣,但他知道逃不脱死亡,除非得到神仙的帮助。方士们分别向他推荐各种方法,向他报告各种神仙的行迹。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方士,就是前面为赢政大帝所提到的徐福。徐福告诉赢政大帝,在东方大海之上,有一座名叫蓬莱的仙山,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如果能找到那座仙山,就可从神仙手中取得长生不死的仙药。赢政大帝答应他的请求,命他前往。纪元前二一九年,徐福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人,乘坐特别制造的巨舶向东方大海进发,三千童男童女可能是用来作为祭品的,也可能徐福一开始就蓄意一去不返,用他们去开辟新的疆土。

    徐福出发后就没有消息,有人他在大海中沉没,全体溺死。有人他终于找到了蓬莱仙山,即现在的日本,定居下来,现代日本人身上仍流着他们的血统。两种传都有可能,但日本沿海一带所建立的徐福庙,似乎很支持后一种法。

    赢政大帝虽然寻找不死药,却没有冒冒然吃到肚子里。反而是以后那些服膺儒家学派,咒骂赢政大帝的帝王们,不断有人因眼下方士的不死药而一命呜呼。

    八秦王朝突然瓦解

    中华帝国的国势正如旭日东升,然而,专制政体最大的缺点之一是,统治阶级多半一代不如一代。任何英明的君主都无法保证他的继承人跟他一样的有能力有热诚去治理国家。

    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前二一○),赢政大帝在出巡归来途中,走到沙丘(河北平乡),一病而死。

    赢政大帝死后,遗诏命他的长子赢扶苏继位,赢扶苏那时不在身边,正在上郡(陕西榆林南)监督由大将蒙恬率领,防御北方匈奴的边防部队。沙丘、咸阳间航空距离六百五十公里,在漫长的归途中,赢政大帝的幼子赢胡亥跟宰相李斯、宦官赵高发动一项夺嫡阴谋,把遗诏毁掉,另写两份遗诏,一份命赢扶苏自杀,一份命赢胡亥继任帝位。

    秦王朝虽然是一个由悠久历史的王国演变出来的政权,但建立大帝国的时间却很短,刚刚进入危险的瓶颈时代,却不幸的出现了一个花花公子当它的舵手。赢胡亥具有花花公子所具有的一切毛病,而尤其自私任性。他上台后不久,就跟他的亲信赵高有过下列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他问赵高:“人生在世,不过一眨眼工夫。我既然有今天的地位,有权有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所以我要享尽天下艳福,你以为如何?”赵高回答:“这是极明智的见解,愚昧的人永远想不到。”于是,几乎是刹那间,帝国巨舟脱离了航线,驶入惊涛骇浪的浅滩,向着狞恶的礁石上撞去,谁都无法拯救。

    巨变来的太快,赢胡亥坐上宝座的明年(前二○九),阳夏县(河南太康)派遣前往一千公里外北疆重镇渔阳郡(北京密云)换防的一小队后备军,走到蕲郡(安徽宿州南蕲县集)所属的大泽乡,遇到连绵大雨,道路中断,计算时间,在限期内已不可能赶到,帝国军法森严,可能受到严重处分。于是,队长陈胜跟副队长吴广铤而走险,率领他们叛变,攻击地方政府,夺取武器。

    一群亡命之徒向庞大的帝国挑战,等于闭着眼往黑暗里一跳。可是想不到这一跳竟引起各地连锁性的民变,变民领袖为了扩大影响力,纷纷使用那些已消失了十二年之久的六个王国的国名,自称国王,或拥立六国故王的后裔当名义上的国王。只十四个月时间,秦王朝所建立的光辉帝国,即土崩瓦解,重新恢复昔日的战国时代。六个王国赫然的在故土上复兴。这些草莽国王兴起的顺序,跟他们的根据地,列于下表:

20.第二十章:嬴政大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